联系我们 加入收藏
 
年期检索 高级检索
33
投稿指南
编写指南
论文模板
作者常见问题
 
审稿政策
审稿常见问题
 
编委审稿流程
编委审稿常见问题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更多....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2年 20卷 6期  刊出日期:2012-06-05
 
研究报告
对根结线虫高毒力芽胞杆菌的鉴定及其活性测定
Identification and Nematicidal Activity Assay on Root-knot Nematode of a Bacillus Strain
余子全1,罗辉1,熊静2,尹佳1,胡胜标1,丁学知1,夏立秋1
2012, 20(6): 669-675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568 KB)  ( 438 )
摘要
为筛选高效安全的杀虫资源,从海底淤泥中分离到一株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高毒力的芽胞杆菌YBf-10,PCR扩增16S rRAN基因,经测序、序列比对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发现其与坚强芽胞杆菌(Bacillus firmus)Z1-7菌株16S rDNA同源性为99%,初步确定所分离的菌株为坚强芽胞杆菌。将该菌株培养至芽胞成熟,离心取上清,10倍稀释后进行生物测定,发现其对北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有很高的毒力。处理24 h校正死亡率达到50%以上,72 h达到100%。对根结线虫虫卵进行毒力测定表明,作用48 h后能显著抑制虫卵孵化达到80%以上。在培养过程中分不同时段取样,并用所取样品上清进行生物测定,发现从稳定期开始表现出了对北方根结线虫的毒力,在整个稳定期毒力持续增强,直到衰亡期后期,毒力达到最高,表明坚强芽胞杆菌所产生的杀线虫活性物质主要是在稳定期合成的。将发酵上清80℃处理30 min毒力无明显变化,通过饱和硫酸铵沉淀上清中蛋白,该蛋白对线虫无明显毒力,但是去蛋白后的上清对线虫仍然具有与未经处理上清相似的杀线虫活性,表明坚强芽胞杆菌产生的杀线虫活性物质是一种非蛋白类的小分子化合物。研究结果提示,本研究所分离的坚强芽胞杆菌在稳定期能够大量合成对线虫具有毒杀活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对根结线虫表现出极高毒力,为利用该菌株开发植物寄生线虫生防制剂提供了杀虫资源。
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外膜蛋白A (OmpA) 重组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潜在应用
Preparation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Pasteurella multocida Outer Membrane Protein A (OmpA) Recombinant Protein
刘燕,庞安娜,韦强,肖琛闻,鲍国连,季权安,钱微
2012, 20(6): 676-681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814 KB)  ( 642 )
摘要
制备兔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 Pm)外膜蛋白A(OmpA)重组蛋白单抗,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断提供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单克隆抗体。本研究选取并扩增 Pm外膜蛋白基因 OmpA,原核表达获得了的大小为37.6 kD 的OmpA重组蛋白,以纯化复性的兔多杀性巴氏杆菌OmpA 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 按常规方法免疫BALB/ c 小鼠(Mus musculus), 取其脾细胞与SP2/ 0 细胞融合, ELISA 筛选出了4株分泌Pm OmpA 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分别命名为5D2、BC11、2A2和6A4。其中2A2细胞培养液效价为1∶256, 5D2、BC11和6A4效价为1∶128;2A2腹水效价为 1∶12 800,其余3株达1∶6 400。杂交瘤细胞经反复冻存、复苏及多次传代,仍能稳定分泌高效价抗体。 Western blot 显示, 4 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Pm OmpA 重组蛋白重组发生特异性反应。用ELISA方法鉴定2A2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G2b,Protein A亲和纯化2A2腹水抗体,获得的单抗浓度为130 μg/mL。选取纯化的2A2单克隆抗体进行潜在应用研究,Western blot 与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显示, 单克隆抗体能与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菌株发生特异性反应。表明利用体外重组表达兔多杀性巴氏杆菌 OmpA 融合蛋白制成的杂交瘤能够稳定分泌效价高、特异性强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兔多杀性巴氏杆菌诊断,本研究结果为兔多杀性巴氏杆菌诊断试剂盒的研制提供技术参数
优质新疆拉面品种品质评价的多重PCR体系构建与应用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plex PCR Systems for Cultivar Evaluation of High Quality Xinjiang Hand Stretched Noodle
王晓龙1,桑伟2,谢敏娇3,相吉山2,张晓科1,穆培源2,高正4,王宏礼4
2012, 20(6): 606-615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661 KB)  ( 203 )
摘要
新疆拉面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特色面食之一,建立优质新疆拉面品质评价体系对其专用品种选育和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构建了3套检测新疆拉面优质基因的多重PCR体系,并对46份新疆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进行了检测。体系Ⅰ可同时直接检测Ax2*、Pinb-D1b和ω-secalin(1B·1R易位)3种基因,体系Ⅱ可同时直接检测两个位点Psy-A1(Psy-A1a、Psy-A1b、Psy-A1c)和Ppo-D1(Ppo-D1a、Ppo-D1b)的5种基因,体系Ⅲ可同时直接检测Glu-B3a、Wx-B1a和Wx-B1b 3种基因,3套体系检测对照品种(系)的结果均与已知基因型完全一致。对46份新疆冬小麦的检测结果表明,Ax2*、Pinb-D1b和不含ω-secalin(非1B·1R易位)基因出现的频率依次为30.4%、45.7%和78.3%,Psy-A1a、Psy-A1b、Psy-A1c、Ppo-D1a和Ppo-D1b基因的频率分别为94.5%、4.3%、2.2%、91.3%和8.7%,Glu-B3a、Wx-B1a和Wx-B1b基因的频率依次为21.7%、91.3%和8.7%;其中,与新疆拉面优质性状相关的5个基因Ppo-D1a、不含ω-secalin、 Pinb-D1b、 Glu-B3a和Ax2*的频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共检测到19种优质拉面基因的组合类型,其中含1、2、3、4和5个优质基因的组合类型依次占参试品种(系)的13.0%、32.6%、26.1%、23.9%和4.3%,没有发现同时含6或7个优质基因的品种(系),出现频率最高的优质基因组合类型为Ppo-D1a/不含ω-secalin(非1B·1R易位)、Ppo-D1a/Glu-B3a/不含ω-secalin和Ppo-D1a/Ax2*/Pinb-D1b/不含ω-secalin。研究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3套多重PCR体系,结果稳定可靠,可作为新疆拉面品种品质性状快速评价的方法;利用本研究构建的多重PCR体系和筛选出的含优质基因(组合)的品种(系),开展小麦品质评价和分子聚合育种,将会提高新疆拉面品种评价和选育的效率。
六种甘蓝自交不亲和雄性决定因子部分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Cloning and Sequence Analysis of Partial cDNA of Male Determinant Factor of Self-incompatibility from Six Brassica oleracea L.
罗兵1,朱利泉2,薛丽琰3,孙海燕1,张贺翠4,余浩2,杨昆3,王小佳5
2012, 20(6): 616-626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1442 KB)  ( 229 )
摘要
S-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CR)是自交不亲和雄性决定因子,为了比较甘蓝不同S单倍型SCR基因结构和蛋白分子特性,依据mRNA的ployA序列和SCR保守氨基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巢式PCR技术分别获得了6种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D3、E1、240、A1、N1和G1的SCR基因的部分cDNA序列,均包含3'UTR。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6条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319、311、290、288、385和377 bp,分别编码1个58、58、58、58、58和55个氨基酸的SCR蛋白,其中D3的SCR与SCR3序列一致,甘蓝E1、240、A1和N1的SCR与SCR7序列一致,而甘蓝G1的SCR为一个新的S单倍型基因。研究表明,不同S单倍型的SCR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都有差异,其与S-位点受体激酶(SRK)相互作用的氨基酸在SCR分子表面,富含碱性氨基酸,且SRK-SCR相互作用需要静电荷参与。同时研究还表明,甘蓝自交不亲和性强度多样性,除了SCR和SRK本身作用能力因素以外,还与SCR和SRK分子的数量有关,而SCR的数量是通过3'UTR在mRNA水平调控的。分析表明,SCR的进化速度很快,并且3'UTR的进化速度高于氨基酸编码区的进化速度。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和利用自交不亲和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甘蓝胞质雄性不育(OguCMS)相关的MYB转录因子BoMYB1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Cloning and Expression of an Ogura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OguCMS)-related MYB Transcription Factor in 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
张磊1,康宗利1,刘海霞2,康俊根2
2012, 20(6): 627-635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1262 KB)  ( 362 )
摘要
萝卜胞质雄性不育(OguCMS)是目前甘蓝中应用较广的雄性不育类型,MYB转录因子具有调控植物防御应答反应和多个发育过程的作用。本实验以在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capitata)OguCMS花药中下调10.3倍的EST序列为信息探针,结合电子克隆及RACE技术,得到一个与甘蓝OguCMS雄性不育相关的MYB转录因子全长cDNA,命名为BoMYB1(GenBank 登录号:JN703995)。经亚细胞定位预测,该基因定位于细胞核,全长1 141 bp,包含一个长度为196 bp的5'非翻译区、246 bp的3'非翻译区和一个699 bp的开放阅读框。该基因在花药中具表达优势,并在花药发育晚期出现表达高峰,受植物激素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JA-ME)的调控,诱导花药发育基因的表达。实验结果提示,BoMYB1可能是参与OguCMS花药发育的重要基因之一。
桃果实成熟期主效基因的SSR标记定位
Mapping the Key Gene of Fruit Maturity Date in Peach[Prunus persica (L.) Batsch] by SSR markers
宋立琴1,张立彬2,张吉军2,于凤鸣1,肖啸2
2012, 20(6): 636-641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476 KB)  ( 346 )
摘要
桃作为果树中的模式植物,许多重要的质量性状基因已被定位,呈数量性状遗传的果实成熟期是桃的重要经济性状。本研究以大久保桃(Prunus persica (L.) Okubo)自交后代为群体,通过群体分离分析法(bulk segregation analysis, BSA)法对果实成熟期主效基因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SR)标记,在165对SSR引物中筛选出3对与桃果实成熟期相关,分别为:显性标记UDP96-003和共显性标记BPPCT015、UDP97-402。通过对随机群体中的电泳结果进行FsLinkageMap 2.0软件分析和单标记方差分析,得出3个分子标记在一个连锁群上,相对顺序依次为UDP96-003、UDP97-402和BPPCT015,且两两间遗传距离分别为21和13.2 cM,且均与果实成熟期主效基因连锁。用FsQtlMap软件对控制桃果实成熟期基因进行区间定位,得出在BPPCT015和UDP97-402之间存在着一个控制桃果实成熟期的主效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其LOD值为13.35, 效应值达0.623, 对果实成熟期的表型平均遗传值分别为qq:84.59 d、Qq:100.08 d和QQ:115.25 d,即该位点单基因效应值约15 d。该研究结果对前人的推论提供了实验证据,并将该基因锚定在两个SSR标记之间。
苗期干旱对花生抗病相关基因PnAG3的表达及耐旱生理指标的影响
Effects of Drought during Peanut(Arachis hypogaea L.) Seeding Stage on Disease Resistance Gene PnAG3 Expression and Physiological Index Related to Drought Resistance
刘宇1,李春娟2,郑奕雄2,闫彩霞2,张廷婷2,单世华1
2012, 20(6): 642-648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0 KB)  ( 238 )
摘要
为确定抗病基因PnAG3与花生抗旱性关系,本实验利用土壤盆栽试验,通过控水模拟干旱条件,利用荧光定量方法分析不同程度干旱、苗期不同抗病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PnAG3基因的表达变化,同时测定它们耐旱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 P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力分别升高了3.15、2.55和4.95倍,而不抗病品种在3种处理下差异不显著;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在不同干旱程度下均有所升高,且不抗病品种升高幅度大于抗病品种;基因PnAG3的表达量在抗病品种中要高于不抗病品种,但抗病品种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基因表达量出现的峰值较不抗病品种早,与CAT活性的变化相似。整体来看,SOD呈持续上升趋势,而基因PnAG3表达量、POD、CAT和MDA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结合耐旱生理指标及抗病相关基因PnAG3的变化情况,基因PnAG3表达量变化与耐旱生理指标的变化有相关性,且在抗病品种中基因PnAG3的表达量大于不抗病品种,推测基因PnAG3的功能与花生抗逆性有关。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花生抗性育种和种质筛选提供依据。
脱氢表雄酮(DHEA)对鸡胚原代肝细胞cAMP/PKA信号通路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影响与调节
Regulation of 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 on cAMP/PKA Signalling System and 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 in Cultured Primary Chicken Hepatocytes
唐雪1,马海田2,邹思湘3
2012, 20(6): 649-656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595 KB)  ( 465 )
摘要
控制肉鸡脂肪过多沉积是肉鸡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DHEA)是人体分泌最为丰富的肾上腺类固醇激素,可经由类固醇激素受体介导发挥生理功能,降低机体生脂能力。本研究以鸡胚原代肝细胞为研究对象,选用含DHEA终浓度为0(对照)、0.01、0.1、1.0、10和100 μmol/L的培养液孵育肝细胞20 min后收集细胞,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检测胞内cAMP水平。结果发现, 0.1~100 μmol/L DHEA孵育肝细胞均可显著提高胞内cAMP水平(P<0.05),其中0.1 μmol/L DHEA效果最为显著(P<0.01)。0.1 μmol/L DHEA孵育肝细胞20 min或1 h后收集细胞,RIA法分别检测胞内腺苷酸环化酶(adenylate cyclase, AC)和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PDE)活性,(γ-32P)ATP 掺入法测定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 PKA)活性,Western blot 法测定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磷酸化水平。结果显示,0.1 μmol/L DHEA孵育肝细胞20 min可显著降低胞内PDE活性(P<0.05),提高PKA活性(P<0.05),但对AC活性无显著性影响(P>0.05)。0.1 μmol/L DHEA处理肝细胞1 h可显著提高CREB蛋白磷酸化水平(P<0.05),且这种效应可被PKA抑制剂阻断(P>0.05)。本研究结果提示,DHEA调控肉鸡肝脏脂肪代谢,降低脂肪沉积的机制可能与激活胞内cAMP/PKA信号系统,活化转录因子CREB有关。
小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睾丸组织中Crumbs-3(Crb3)的表达
Expression of Crumbs-3(Crb3) in Testis at Different Postnatal Stages of Mouse(Mus musculus)
卿素珠,李静,夏羽,李笑,段小亚,梁强
2012, 20(6): 657-662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2491 KB)  ( 366 )
摘要
为确定极性调控蛋白Crumbs-3(Crb3)在小鼠(Mus musculus)睾丸组织的定位及其在曲精小管精子发生及间质细胞发育过程中的分布规律,本研究运用常规石蜡切片-HE染色方法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分别对小鼠生后不同发育阶段睾丸组织结构及Crb3在不同发育时期睾丸组织中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个体发育,曲精小管的直径及生精上皮的厚度不断增大,管腔则由小增大、变小再增大;睾丸曲精小管内生精细胞处于动态的发育变化中,2周龄的生精小管内仅有增殖分裂的数层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4周龄时出现各级生精细胞、但无精子形成;之后,继续增殖分裂,至8周管腔内有大量精子形成;并随日龄增加生精细胞密度不断加大;支持细胞的形态随着个体发育逐渐变得清晰而易于辨认;间质细胞则随个体发育体积不断增大、核质比例逐渐下降,而胞质嗜酸性逐渐增强。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Crb3蛋白主要分布在各周龄睾丸曲精小管生精细胞胞膜以及睾丸间质细胞胞膜,且间质细胞上的阳性信号明显强于生精细胞。研究结果提示,Crb3不仅与生精上皮细胞的极性建立和维持有关,而且可能参与睾丸类固醇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Mn2+对白腐菌发酵油菜秸秆木质纤维素酶活性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Effect of Different Mn2+ Levels on Activity of Lignocellulolytic Enzymes and Tissue Structure in Rape Straw Fermented by Pleurotus ostreatus
王力生,程建波,朱洪龙,蔡海莹,方飞,程茂基
2012, 20(6): 663-668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1422 KB)  ( 337 )
摘要
白腐菌对木质素有很强的降解能力。本研究选择白腐菌(Pleurotus ostreatu)WY01于限氮培养基添加不同水平Mn2+固态发酵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秸秆,实验分为对照组(SMc)、实验1组(SM1)和实验2组(SM2)(Mn2+浓度分别为0 、0.6和1.2 mmol/L),于28℃恒温培养,静止发酵40 d。结果表明,漆酶(Lacs)和锰依过氧化物酶(MnPs)活性SM1极显著高于其它两组(P<0.01),峰值分别在第6 天 211.11 U/g和第10 天 49 U/g;Mn2+对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s)、纤维素酶(Cels)和半纤维素酶(Hcels)活性没有影响,且秸秆组织结构变化与相关纤维素酶活性具有一致性。电镜扫描显示,未经任何处理的油菜秸秆组织结构十分致密,细胞组织排列有序,经白腐菌WY01处理,第20 天 SMc油菜秸秆原来致密有序的组织遭到破坏,部分出现疏松的网状,SM1第20 天油菜秸秆组织遭到破坏且局部出现坍塌现象,第40 天纤维组织完全分解并粉化;SM2第20 天秸秆组织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第40 天纤维组织完全分解,但效果不及SM1。综合生物降解效果SM1>SM2>SMc。结果提示:Mn2+能够诱导并有利于白腐菌WY01对油菜秸秆的降解。本研究为油菜秸秆开发生物饲料提供依据。
研究资源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缺失毒素1激活基因C(ApxIC)同时嵌合副猪嗜血杆菌 外膜蛋白P2基因(ompP2)复合突变株的构建
Construction of An Activation of Toxin 1 Gene C(ΔapxIC) Mutant of 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Gomphosised Outer Membrane Protein P2 Gene(ompP2) of Haemophilus parasuis
刘琼1,龚雨恒1,王国镔2,文心田2,黄小波2,曹三杰3
2012, 20(6): 695-702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871 KB)  ( 402 )
摘要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 APP)以及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 Hps)是引起猪发病的2种病菌。本研究以APP血清5型分离株(SW1)为基础材料,通过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BOSKΔIC-1和pBOSKΔIC/ompP2,构成卡那霉素抗性基因(Kanr)和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的果聚蔗糖酶基因(sacB)的正负双向筛选表达盒,并筛选获得SW1株缺失毒素I的激活基因C(ApxIC),同时嵌合Hps 外膜蛋白P2基因(ompP2)的复合突变株 SW1ΔApxIC/ompP2 。该突变株经鉴定,与SW1亲本株相比,其缺失了大小为475 bp的apxIC基因,同时嵌合有大小为1 107 bp的Hps ompP2基因,其基本生长特性与亲本株(SW1)没有显著区别;同时在体外,连续传代10代之后缺失的apxIC基因不会发生回复突变,嵌入的ompP2基因仍能够稳定遗传。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缺失apxIC基因并嵌合有Hps ompP2基因复合突变株,为今后研究APP和Hps新型二联疫苗打下基础
技术改进
利用基于DNA标记的人工绘制植物品种鉴别图(MCID)法快速鉴定欧亚葡萄品种
An Efficient Identification of Eurasian Grape(Vitis vinifera L.) Cultivars with a Strategy of Manual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Diagram (MCID) Method Using DNA Markers
张晓莹1,张彦2,宋长年1,刘崇怀1,房经贵2,上官凌飞3
2012, 20(6): 703-714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7088 KB)  ( 109 )
摘要
传统单一的形态学品种鉴定方法难以有效区分或鉴别葡萄众多品种,优良品种或品系多来源于少数骨干亲本,由于在性状上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而难以区分。本研究选用11个碱基组成的随机引物对欧亚葡萄(Vitis vinifera L.)品种进行随机扩增的DNA多态性(RAPD)分析,根据特异性谱带构建相应的图谱关系,通过人工绘制植物品种鉴别图(manual cultivar identification diagram, MCID)法,快速鉴别区分品种。该方法操作方便,快速准确,7次PCR就能够将191个葡萄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区分开,所得的品种鉴定图比聚类树更具直观性与实用性,即根据品种鉴定图就可以找出能区分任意两个品种的引物。该方法可以实现苗木的早期鉴定,在其它物种上也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对葡萄种质资源的鉴定及促进葡萄产业的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评述与展望
观赏植物生物技术研究进展
Biotechnology in Ornamental Horticulture
陈晓丽1,郗琳1,刘凤栾1,杨会芳1,阿布都热扎克·依沙克1,李俊香1,马男1,赵梁军2
2012, 20(6): 682-694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276 KB)  ( 374 )
摘要
观赏园艺产业的发展,需要观赏植物品种的不断创新,包括品质的提高和种类的多样化。而品种的创新一方面依赖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理解,另一方面需要新的生物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伴随着生命科学的快速发展,新的生物技术也不断涌现,为观赏植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手段。本文从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及基因工程三方面,论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观赏植物中的应用。其中重点介绍了基因工程在观赏植物性状改良方面的应用,包括形态改良,生物及非生物胁迫抗性的提高,以及采后寿命的延长。最后,对一些可能应用于观赏植物并促进其发展的生物技术进行了展望
研究论文
调控山羊乳腺脂肪酸代谢miRNAs筛选及相关pri-miRNAs克隆验证
Screening miRNAs Regulating Fatty Acid Metabolism in Goat(Capra hirus) Mammary Gland and Cloning Determination of Related Pri-miRNAs
林先滋1,张犁苹2,2,罗军3,赵旺生2,2,王维2,2,苟德明2,4
2012, 20(6): 589-598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1307 KB)  ( 670 )
摘要
microRNA(miRNA)是调控脂类代谢的重要分子。本研究采用数据库预测和自由能分析法,筛选与山羊(Capra hirus)乳腺脂肪酸代谢相关的miRNA,并对预测得到的miRNA进行克隆验证。预测结果表明,通过MicroCosm、TargertScan和PicTar 3个在线数据库预测与山羊脂肪酸代谢相关的30个基因相对应的miRNA,预测得到50条miRNA,其中3个数据库预测一致的miRNA为13条,2个数据库预测一致的为37条。结果显示,脂肪酸合酶基因(FASN) 对应4 个不同的miRNA,嗜乳脂蛋白基因(BTN1A1)对应2个,而磷酸甘油酰基转移酶6基因(AGPAT6)没有预测到miRNA靶位点;FASN与BTN1A1的3'UTR上miR-103的结合位点分别有3个和2个。通过MFOLD软件对预测所得的50条miRNA靶位点两侧序列的自由能(ΔG> -20 kcal/mol)进行分析, 9种miRNA与调控脂肪酸代谢基因相关度较高,分别为miR-103/BTN1A1、miR-15/FASN、miR-23/LPL(脂蛋白酯酶)、miR-27/PPARγ(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miR-29/GPR41(短链脂肪酸受体)、miR-146/BTN1A1、miR-195/FASN、miR-200/SCD(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和miR-497/GPR41,其中miR-103/27/195分别位于BTN1A1、PPARγ和FASN 的靶位点与已知物种间同源性较高,增加了这些miRNA/mRNA结合的可能性。此外,靶位点单侧和双侧ΔG小于阈值的miRNA/mRNA分别为14对和9对,其中miR-27/mRNA 预测的靶基因为4个,依次为FASN、ACOX1(乙酰辅酶氧化酶基因1)、LPL和PPARγ,miR-103和miR-15的靶基因同为FASN、BTN1A1和ACOX1。以西农萨能奶山羊(Capra hirus)基因组DNA为模板,可扩增出与5条miRNA(miR-103-1/23a/27a/146b/200a)分别相对应的初级miRNA(pri-miRNA);通过序列分析和二级结构分析表明,5条pri-miRNA均包含完整的 pre-miRNA 序列,同时具有典型的茎环结构,能够产生相应的 miRNA。与牛的同源性分析表明,除 pre-miR-27a同源性为98 % 外(山羊pre-miR-27a 3'端第11个碱基为G,而牛为A),其余4条pre-miRNA同源性均为100 %。因此,本研究筛选的9种miRNA可能调控山羊乳腺脂肪酸代谢,克隆的5条pri-miRNA为其功能研究提供基础。
慢病毒介导shRNA干扰颗粒体蛋白前体(GRN)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
Lentivirus Mediated Granulin shRNA Interference Silencing Promotes Pig Preadipocyte Differentiation
杨浩1,李新建2,程佳1,宋子仪1,史新娥3,张振宇1,蒲蕾1,杨公社1
2012, 20(6): 599-605  |  Full text (HTML) (1 KB)  |   PDF  (1950 KB)  ( 419 )
摘要
为研究颗粒体蛋白前体(granulin, GRN)在脂肪细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本实验构建了GRN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 shRNA)慢病毒干扰载体,包装并感染猪前体脂肪细胞,采用油红O染色、油红O提取比色法检测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情况,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成脂关键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GRN慢病毒干扰载体病毒滴度在5×107 TU/mL以上,病毒感染前体脂肪细胞后显著降低了GRN的表达,shRNA2干扰效率最高,达到76%,沉默GRN后能够促进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脂肪细胞分化标志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固醇调节原件结合蛋白(SREBP-1c)、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p2)和脂蛋白酯酶(LPL)基因mRNA表达量均升高。结果表明,降低GRN基因表达促进了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揭示GRN在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可能起到抑制作用
 
版权所有 © 2014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编辑部   京ICP备11035905号-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西路2号中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楼1053室 邮编:100193
电话:010-62733684 传真:010-62731615 E-mail: nsjxb@c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