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牛生发泡期裸卵体外成熟培养体系的建立 |
隋进强1,2,2,2,2,2 |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2.
|
|
牛生发泡期裸卵体外成熟培养体系的建立 |
SUI Jin-Qiang 1, 2, 2, 2, 2, 2 |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院 2.
|
|
摘要 为研究特定基因或蛋白质在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探索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分子机理,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检测基因或蛋白质在牛卵成熟过程中作用的技术平台。本研究在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不同时间(0h和10h),剥除卵母细胞外周的颗粒细胞后继续培养,观察其与正常体外成熟培养卵母细胞之间有何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成熟培养0h脱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与正常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在成熟率(19.51%vs80.14%,P<0.05),卵裂率(27.08%vs82.61%,P<0.05),孤雌激活胚胎囊胚率(7.69%vs21.71%,P<0.05)方面差异显著;成熟培养10h后脱颗粒细胞的牛卵母细胞,与正常体外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相比,在成熟率(82.71%vs80.14%, P>0.05),卵裂率(83.01%vs82.61%,P>0.05),孤雌激活胚胎囊胚率(19.30%vs21.71%, P>0.05)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向成熟培养10小时脱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内注射pVenus-H1foo的mRNA、pVenus质粒、pDsRed1—N1质粒和pDsRed1-H1e质粒等都能够得到表达。非功能标记基因显微注射组与对照组在卵母细胞成熟率(81.42%vs82.03%, P>0.05),卵裂率(75.24%vs78.15%, P>0.05),孤雌激活胚胎囊胚率(17.42%vs18.82%, P>0.05)上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在成熟培养10小时,剥离颗粒细胞不会影响牛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这一技术平台可以用于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分子机制的研究。
|
|
关键词 :
牛,
卵母细胞,
显微注射,
mRNA,
质粒
|
Abstract:为研究特定基因或蛋白质在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过程中的角色与作用,探索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分子机理,需要建立一个能够检测基因或蛋白质在牛卵成熟过程中作用的技术平台。本研究在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的不同时间(0h和10h),剥除卵母细胞外周的颗粒细胞后继续培养,观察其与正常体外成熟培养卵母细胞之间有何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成熟培养0h脱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与正常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在成熟率(19.51%vs80.14%,P<0.05),卵裂率(27.08%vs82.61%,P<0.05),孤雌激活胚胎囊胚率(7.69%vs21.71%,P<0.05)方面差异显著;成熟培养10h后脱颗粒细胞的牛卵母细胞,与正常体外成熟培养的卵母细胞相比,在成熟率(82.71%vs80.14%, P>0.05),卵裂率(83.01%vs82.61%,P>0.05),孤雌激活胚胎囊胚率(19.30%vs21.71%, P>0.05)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向成熟培养10小时脱颗粒细胞的卵母细胞内注射pVenus-H1foo的mRNA、pVenus质粒、pDsRed1—N1质粒和pDsRed1-H1e质粒等都能够得到表达。非功能标记基因显微注射组与对照组在卵母细胞成熟率(81.42%vs82.03%, P>0.05),卵裂率(75.24%vs78.15%, P>0.05),孤雌激活胚胎囊胚率(17.42%vs18.82%, P>0.05)上差异不显著。本研究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在成熟培养10小时,剥离颗粒细胞不会影响牛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这一技术平台可以用于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分子机制的研究。 |
Key words:
牛
卵母细胞
显微注射
mRNA
质粒
|
收稿日期: 2009-01-05
|
通讯作者:
隋进强
|
引用本文: |
隋进强1,2,2,2,2,2. 牛生发泡期裸卵体外成熟培养体系的建立[J]. , 2010, 18(1): 198-204.
SUI Jin-Qiang 1, 2, 2, 2, 2, 2. 牛生发泡期裸卵体外成熟培养体系的建立. , 2010, 18(1): 198-204.
|
|
|
|
链接本文: |
http://journal05.magtech.org.cn/Jwk_ny/CN/ 或 http://journal05.magtech.org.cn/Jwk_ny/CN/Y2010/V18/I1/198 |
[1] |
李茜, 李妍, 石丽君, 高艳霞, 李秋凤, 孙东晓, 李建国. 中国荷斯坦牛FBP2基因对产奶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9): 1582-1595. |
[2] |
赵志东, 田宏山, 蒋艳艳, 石斌刚, 刘秀, 李旭鹏, 王登哲, 陈金林, 胡江. 牦牛ACSL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及其与乳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9): 1596-1603. |
[3] |
秦文昌, 殷实, 熊显荣, 王斌, 黄向月, 周婧雯, 李键. 牦牛KDM1B基因CDS区克隆及其在不同组织和卵母细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9): 1604-1613. |
[4] |
李讨讨, 赵兴绪, 马友记. 转录组学在病原菌所致牛羊乳房炎中的研究进展[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9): 1681-1691. |
[5] |
许涛, 潘阳阳, 何翃闳, 李谷月, 陈平, 温泽星, 崔燕, 余四九. TNF-α在牦牛卵母细胞及早期体外受精胚胎中的表达[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8): 1423-1433. |
[6] |
胡江, 曹健, 张丽, 赵志东, 王继卿, 刘秀, 李少斌, 陈金林, 罗玉柱. 牦牛FABP3基因组织表达、多态性及其对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影响[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6): 1025-1033. |
[7] |
陈兴浩, 张军, 李政, 于晓跃, 张德建, 杨敏生. 异砧嫁接转基因杨树中外源Bt-Cry1Ac蛋白的运输及抗虫性检测[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5): 836-843. |
[8] |
高翔, 王昱茜, 邢小勇, 魏彦明, 包世俊. 牛支原体武威分离株eno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酶活测定[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5): 936-942. |
[9] |
王靖雷, 王萌, 潘阳阳, 李秦, 何翃闳, 胡学权, 韩小红, 樊江峰, 崔燕, 余四九. Artemin在牦牛主要生殖器官和孤雌激活胚胎中的表达及定位[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3): 431-440. |
[10] |
陈健楠, 王琪, 王媛媛, 吕琛, 赵彩英, 张勇, 马友记, 张全伟, 赵兴绪. CRY1在雄性牦牛生殖轴中的表达与分布[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10): 1869-1877. |
[11] |
拜占春, 崔燕, 余四九, 马俊兴, 何俊峰, 张倩. HIF1α和Beclin1在成年牦牛脑组织中的表达与分布[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10): 1878-1884. |
[12] |
广璐, 张英, 郭晶, 白春玲, 魏著英, 于超然, 扈廷茂, 李光鹏. CRISPR/Cas9介导hFAD3基因在牛NCAPG-LCORL位点的定点整合[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1): 12-22. |
[13] |
雷召雄, 柏雪, 林亚秋, 李键, 字向东, 熊显荣, 熊燕. 牦牛Lkb1基因编码区克隆及其在骨骼肌的表达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9, 27(1): 71-79. |
[14] |
吴森 桂林生 昝林森. 南阳牛ATP5B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研究[J]. , 2018, 26(9): 1535-1545. |
[15] |
高翔 邢小勇 伏小平 温峰琴 薛慧文 魏彦明 包世俊. 牛支原体生物被膜形成优势菌株的筛选及培养条件的优化[J]. , 2018, 26(8): 1449-145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