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切换
管理评论
首页
期刊介绍
编 委 会
投稿指南
期刊订阅
广告宣传
联系我们
杂志社信息
English
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导出引用
EndNote
Ris
BibTeX
显示/隐藏图片
Select
组织即兴和资源拼凑的内涵及关系研究述评
刘海龙, 许文
管理评论 2022, 34 (
7
): 115-128.
摘要
(
685
)
PDF
(1386KB)(
293
)
可视化
利用手边即时可得的资源实时计划和执行,即兴做出决策,是创业企业应对环境不确定性、克服资源短缺困境的常见选择。组织即兴往往伴随着资源的拼凑,而资源的拼凑过程又容易引发组织即兴。近年来组织即兴和资源拼凑在企业管理研究中迅速兴起,但内容相对碎片化,特别是两者的内涵与关系相对模糊,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本文对组织即兴、资源拼凑的概念要素进行了系统提炼,并提出更为全面的组织即兴与资源拼凑概念;同时分析了组织即兴与资源拼凑之间的关系,发现即兴和拼凑内涵交叉,且存在多重互动关系,两者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相互引致、有涨有消。在相对不确定和多变的经济环境中,企业可将组织即兴和资源拼凑作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供应链整合与NPD绩效:二元创新和技术动荡的作用
杨林波, 干晨静
管理评论 2022, 34 (
6
): 130-142.
摘要
(
554
)
PDF
(1352KB)(
352
)
可视化
本文基于资源依赖理论,建立供应链整合影响NPD绩效有调节的双通道中介模型。利用问卷调研得到的233家企业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供应链整合有助于提高NPD绩效,二元创新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技术动荡加强探索式创新在供应链整合与NPD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当技术动荡处于较高或较低程度时,供应链整合无法通过利用式创新提高NPD绩效。对双通道模型进行亚群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否考虑技术动荡的调节作用,在供应链整合与NPD绩效的关系中,探索式创新的中介作用都是显著的,且利用式创新的中介作用都变得不显著。本文结论在明晰供应链整合提高NPD绩效的中介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的同时,对企业根据技术动荡情况,合理选择并使用技术创新模式,以借助供应链力量提高NPD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人口老龄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契机”或“阻力”——基于供求双维机制分析
王欣亮, 杜壮壮, 刘飞
管理评论 2022, 34 (
10
): 79-91.
摘要
(
345
)
PDF
(1343KB)(
107
)
可视化
在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下,以人口老龄化为背景,在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行产业升级、协调与转型的三维度划分下,探析人口老龄化通过劳动供给与消费需求的双向路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机理,并利用1997—2018年的省域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使用SYS-GMM估计法估计得出:①人口老龄化既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又是“阻力”,表现在人口老龄化会促进产业升级,倒逼产业转型,但却会阻碍产业协调。②从劳动供给路径分析,老龄化倒逼劳动供给质量提升,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契机”,但也会通过降低劳动供给数量,阻碍产业协调,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来“阻力”。③从消费需求路径分析:消费需求总量变动效应强化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协调的阻滞作用,但也增强了其对产业升级与转型的推动作用,同时,人口老龄化能通过提升消费需求层次转“阻力”为“契机”,全面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数据要素驱动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索菲亚智能制造纵向案例研究
谢康, 胡杨颂, 刘意, 罗婷予
管理评论 2023, 35 (
2
): 328-339.
摘要
(
283
)
PDF
(1674KB)(
321
)
可视化
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其重点在于释放数据要素对资源的再配置作用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以索菲亚2008—2022年期间从大规模定制到智能制造的实践展开纵向案例研究,形成两个理论贡献:一是从数据要素驱动视角提出并定义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的概念,提炼出要素重构、要素创造和要素创生三个高质量数字化转型实现路径,形成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的理论创新;二是通过比较三个转型路径资源再配置形成的高质量发展特征,阐述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基于数据要素提高企业内外资源再配置效率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形成数据要素驱动企业高质量数字化转型管理的适应性变革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品牌绿色形象定位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理——基于能力感知与温暖感知的中介作用
龚思羽, 盛光华, 岳蓓蓓
管理评论 2022, 34 (
8
): 157-167.
摘要
(
281
)
PDF
(1295KB)(
336
)
可视化
企业在品牌层面实施环境友好型发展战略,通过绿色形象定位将品牌独特的环保价值和绿色主张传递给消费者,已经成为其获取绿色市场份额、赢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重要前提。但现有研究缺乏对品牌绿色形象定位策略下消费者心理决策机制的探讨。本文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品牌绿色形象定位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品牌绿色形象定位策略中,绿色功能属性定位更易激发能力感知,绿色情感价值定位更易激发温暖感知。能力感知与温暖感知在品牌绿色形象定位对绿色品牌依恋感和品牌态度的影响中起共同中介作用,且共同中介作用受到了品牌自我一致性的调节。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疫情防控效果的跨国比较及其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钱箴, 史雪洋, 程兵, 汪寿阳
管理评论 2022, 34 (
6
): 27-40.
摘要
(
275
)
PDF
(2947KB)(
197
)
可视化
自2020年1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扩散,国际疫情防控形势相当严峻。在有效疫苗出现前,为了准确评估各国政府应对疫情隔离防控政策的效果,本文基于一种拓展的vSIR传染病模型,针对各个国家构造了一种能够有效量化衡量各国隔离政策效果的隐含社交隔离指数(ISD)。研究表明,首先,该指数可以便捷地实时测量每个国家防控政策的有效性,并且可以反映对病毒传播滞后控制的动态变化以及病毒暂时的爆发和减弱模式。其次,由于社会隔离措施可能会对社会正常生产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借助ISD指数来探明疫情之下各项隔离政策如何导致经济的变化,以对后续政策的调整、后疫情时代下经济的复苏提供建设性意见。因此,本文进一步采用Pearl的因果图模型,选择月度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作为衡量经济影响的指标,研究各个国家ISD指数与PMI之间的关系。平均而言,当经济体实施全社会型的社会隔离政策时,其社会隔离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反向关系:ISD指数越大,说明对病毒的传播控制得越好,同时对社会和经济活动的影响就越大;当经济体实施精准型的社会隔离政策时,隔离政策对社会的经济增长基本没有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领导幽默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研究——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
胡丽丽, 叶龙, 郭名, 刘云硕
管理评论 2022, 34 (
8
): 205-216.
摘要
(
254
)
PDF
(1387KB)(
253
)
可视化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考察了领导幽默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同时对238名知识型员工及61名部门领导的配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领导亲和型幽默正向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领导攻击型幽默负向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员工心理授权在上述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员工幽默应对感调节了领导幽默通过员工心理授权影响其组织公民行为的中介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对领导者管理方式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具有潜在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反性别刻板印象代言人性别气质和产品信号对广告效果的影响——基于男明星代言女性产品的情境
江红艳, 许梦梦, 陈红, 刘邦舜
管理评论 2022, 34 (
7
): 175-188.
摘要
(
244
)
PDF
(1368KB)(
235
)
可视化
男明星代言女性产品(即反性别刻板印象代言)的现象在市场上频繁出现。然而,以往研究较少关注不同性别气质(男性化vs.女性化)的明星代言问题。鉴于此,本文基于反性别刻板印象代言的营销情境,探究代言人性别气质和产品信号对广告效果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当身份(vs.功能)信号凸显时,男性化(vs.女性化)气质的反性别刻板印象代言人的广告效果较好。而且,独特性感知和质量感知在其中分别发挥显著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基于图式不协调理论揭示了代言人与产品品类的不协调程度可以作为上述交互效应的边界条件。本研究拓展和补充了匹配假说和图式不协调理论在反性别刻板印象代言领域的研究,而且为企业提供了更细致化的产品代言人选择和广告宣传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贡献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领导幽默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研究
杨陈
管理评论 2022, 34 (
7
): 268-279.
摘要
(
237
)
PDF
(1327KB)(
215
)
可视化
作为新兴的领导行为,领导幽默能够对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然而,领导幽默如何影响团队创造力的研究鲜有学者涉及。基于此,文章从社会信息加工视角探讨了领导幽默影响团队创造力的路径机制和边界条件。对62个团队、354名团队成员的两阶段团队主管-团队成员匹配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领导幽默对团队创造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团队玩兴氛围在领导幽默与团队创造力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3)领导社会机敏性和团队传统性在领导幽默与团队玩兴氛围间具有调节作用,即领导社会机敏性水平越高或者团队传统性水平越低,领导幽默对团队玩兴氛围的积极影响越强;(4)领导社会机敏性对团队玩兴氛围在领导幽默与团队创造力间的中介作用具有调节效应,即存在被调节的中介。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制度逻辑理论视角的创业理论文献综述
杨灵, 王晓瑜, 陈劲
管理评论 2022, 34 (
7
): 95-104.
摘要
(
232
)
PDF
(1251KB)(
253
)
可视化
近20年来制度逻辑理论已成为主流组织理论,但在创业研究中的应用相对较少。由于创业不可避免地涉及多重制度逻辑(如市场、国家、家庭、专业、公司等),该理论可以为创业研究做出其独有的贡献。作为转型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中国各社会领域中的制度逻辑新老交替、充满张力,制度逻辑理论对变革和复杂性的关注也很适用于中国情境。本文首先介绍制度逻辑理论及其对创业研究理论的启示,接着说明该理论在若干创业前沿研究领域的应用,最后提出在中国情境中应用该理论视角的关键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领导待我有异,我待顾客有别:差异化授权领导与员工主动服务绩效关系探析
董雅楠, 江静, 谷慧敏, 杨百寅
管理评论 2022, 34 (
7
): 211-223.
摘要
(
228
)
PDF
(1340KB)(
154
)
可视化
基于主动动机模型(the model of proactive motivation),本研究探讨了差异化授权领导如何以及何时影响员工的主动服务绩效。以来自两家中高档酒店的321位员工和92位团队领导为样本,通过问卷配对、采用跨层次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差异化授权领导通过负向影响员工的和谐激情,降低了员工的主动服务绩效。员工权力距离感削弱了差异化授权领导对员工和谐激情的负面影响,即权力距离感低时,差异化授权领导与员工和谐激情的负向关系更强,权力距离感高时,负向关系则不显著。最终,本研究建立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即权力距离感调节差异化授权领导通过和谐激情对员工主动服务绩效的间接负向影响。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企业ESG表现影响盈余持续性的作用机理和数据检验
席龙胜, 赵辉
管理评论 2022, 34 (
9
): 313-326.
摘要
(
226
)
PDF
(1343KB)(
194
)
可视化
ESG与中国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但ESG表现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特别是盈余持续性是否存在正向影响,尚未有确定性结论。本文通过分析融资约束、企业风险和绿色创新的中介效应,研究ESG表现对盈余持续性影响的作用机理,并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企业ESG表现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对盈余持续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企业ESG表现越好,企业的盈余持续性越强。机理分析表明,良好的ESG表现通过缓解融资约束、降低企业风险、促进绿色创新等路径助力企业盈余持续性的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ESG表现对盈余持续性的促进作用在非污染行业企业、国有企业以及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中更加显著。本文拓展了ESG表现的经济后果研究,对企业和投资者重视ESG表现、政府部门完善ESG信息披露制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基于代际传承视角的绿色消费意愿实证研究
丁志华, 陈鹏超, 王亚维
管理评论 2022, 34 (
6
): 173-182.
摘要
(
220
)
PDF
(1515KB)(
209
)
可视化
绿色消费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强调不损害后代利益,但传承动机作为绿色消费行为的激励机制尚未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基于生命史理论和解释水平理论的视角,构建了以未来导向为中介,解释水平为调节的传承动机对绿色消费意愿影响的模型。实验一探讨了传承动机对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作用;实验二探讨了未来导向的中介作用;实验三通过2×;2的组间设计探讨了解释水平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启动传承动机会提高个体的未来导向水平,从而增强其绿色消费意愿。高解释水平会加强传承动机对未来导向的正向影响,进一步促进绿色消费意愿;而低解释水平则会产生抑制作用。本文拓展了绿色消费行为的内在动机研究,并为企业制定绿色产品营销策略提供新的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服务型领导如何跨层次影响工作繁荣?——关系型能量和学习目标取向的作用
叶蒲, 胥彦, 李超平
管理评论 2022, 34 (
7
): 224-235.
摘要
(
219
)
PDF
(1328KB)(
199
)
可视化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多层次线性模型,探讨了服务型领导对工作繁荣的跨层次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61个团队(61名团队主管,345名团队成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团队层次的服务型领导和关系型能量对员工个体工作繁荣均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型能量中介了团队层次的服务型领导与员工工作繁荣之间的关系;员工个人的学习目标取向正向调节关系型能量与自身工作繁荣之间的关系,对于高学习目标取向的员工,关系型能量与工作繁荣的正向关系更强,关系型能量的中介作用更显著。通过检验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探讨了服务型领导对工作繁荣的中介传递作用机制以及边界条件,未来可以探索二者螺旋上升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中央环保督察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基于市场化进程的中介效应检验
赵海峰, 李世媛, 巫昭伟
管理评论 2022, 34 (
6
): 3-14.
摘要
(
217
)
PDF
(1256KB)(
160
)
可视化
中央环保督察制度作为中国环境治理领域的重大制度创新,它使制造业企业面临着压力和挑战的同时,也为制造业企业走自主转型之路提供契机。本文在分析该制度施行过程的基础上,借助2012-2018年中国上市制造业企业年度数据,利用多期倍差法探究中央环保督察对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中央环保督察整体上通过促进市场化进程推动了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随着督察批次的增加,该制度对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影响加深,其对东部地区、大规模、技术密集型制造业企业的改善作用更加显著。最后针对以上结论给出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我”错了还是“我们”错了——单/复数第一人称在企业道歉中的影响
谢志鹏, 赵晶, 汪涛
管理评论 2022, 34 (
6
): 303-314.
摘要
(
216
)
PDF
(1743KB)(
86
)
可视化
在沟通中,人称称谓会影响沟通的效果。但是时至今日,营销学界中对沟通中单/复数第一人称称谓影响进行的讨论仍凤毛麟角。基于刻板印象理论,本研究通过四次实验验证了单复数称谓与品牌犯错类型之间的交互效应:当品牌犯下能力相关错误时,相比使用复数第一人称进行道歉,使用单数第一人称进行道歉效果更好;而当品牌犯下道德相关错误时,相比之下使用复数第一人称进行道歉效果更好;拟人化感知中介于此效应。本文推论,相比于复数称谓,单数称谓会激发消费者拟人化感知,这会启动消费者对产品的人类刻板印象理解,从而对产品不同层面(能力/道德)的改进可能性产生不同期望。本研究拓展了沟通风格以及拟人化等方面的理论深度,同时为企业危机处理提供了操作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团队经验多样性与团队绩效——来自于制造业的证据
易思源, 王辉, 龚其国, 安建华
管理评论 2022, 34 (
7
): 236-245.
摘要
(
214
)
PDF
(1330KB)(
101
)
可视化
生产任务和团队结构的改变将导致团队经验多样性变化,继而影响团队绩效。本文使用某车间2019年的生产团队数据,基于团队经验多样性考察社会互动对团队绩效的影响,并探究了不同时间窗内的团队经验多样性对团队绩效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7天)团队人际经验多样性对团队绩效考核得分(作业规范、作业品质和纪律)有显著正效应,中期内(15天)团队个人经验多样性对团队生产效率有显著正效应,且在30天内上述正效应随经验累积时间的增加而加强。此研究结论可考虑用于生产排班分析以提高团队绩效。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动态能力视角下快消品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研究——以青岛啤酒为例
张峰, 黄义, 姚鸽, 谭雄恺
管理评论 2022, 34 (
9
): 327-338,352.
摘要
(
209
)
PDF
(2071KB)(
283
)
可视化
品牌竞争能力提升模式一直是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但是产品同质化、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因素为快消品品牌竞争能力提升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快消品企业品牌动态能力是指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充分调动已有资源,根据市场变化及时采取适宜的应对策略。本研究基于动态能力视角以顾客获取-顾客维系-顾客忠诚为分阶段目标,立足于青岛啤酒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的实践经验,聚焦快消品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问题。通过梳理青岛啤酒成功建设石家庄基地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时间脉络,对其产品结构优化阶段、渠道细分拓展阶段和品牌粘性提升阶段展开纵向分析,同时对成功建成的石家庄基地市场和失败的承德基地市场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最终梳理出全新的快消品企业品牌竞争力提升路径模式。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品牌竞争力相关理论文献,并为其他快消品品牌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疫情防控与股价波动: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文磊, 李宏兵
管理评论 2022, 34 (
8
): 54-64.
摘要
(
206
)
PDF
(1292KB)(
144
)
可视化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中国实施了分级分区差异化的疫情防控措施,对于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以2020年湖北省实施的“离鄂通道管控,公共交通暂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20年1月6日—4月3日的股票交易数据,利用倍差法考察了疫情防控措施对上市公司股价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疫情防控显著降低了股价波动,实施该措施以后,湖北省上市公司的股票波动率平均下降了10.8%。使用多种方法进行DID有效性分析并进行稳健性检验以后,该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基本经济面和投资者情绪是疫情防控影响股价波动的重要机制,但二者的作用方向不尽相同:疫情防控短时期内会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加剧股价波动;但有效的防控措施降低了疫情传播和蔓延,缓解了投资者恐慌、忧虑的负面情绪,因而有助于降低股价波动。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从企业所有制、机构持股比例、要素密集度和股票评级四个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发现疫情防控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存在差异。本文的相关内容和结论为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价中国的疫情防控措施,同时,为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挑战日益加深背景下的金融风险化解和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撑和量化证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Select
碳排放权交易促进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了吗?
刘满凤, 程思佳
管理评论 2022, 34 (
7
): 33-46.
摘要
(
204
)
PDF
(1385KB)(
170
)
可视化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放缓与环境治理加速的双重考验时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中国31个省份2005—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检验碳排放权交易对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净效应。研究表明:碳排放权交易有利于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其对地区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作用远大于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抑制作用;碳排放权交易通过提升地区技术创新水平和推进地区产业演进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但无法优化地区产出结构,也不能有效促进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的耦合,因而不能有效提升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由于市场化水平和资源禀赋的差异,碳排放权交易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具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其促进了东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但对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用却有限;碳排放权交易迫使试点地区部分污染企业向邻近省份转移,还吸引了邻近省份相关产业更多的资本和人才等优质资源,短期内不利于邻近省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市场机制的碳排放权交易为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一条可行路径,中国应更加积极地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倒逼企业低碳转型,进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